English

改善生态环境的有益探索

1998-08-14 来源:光明日报 宿富连 唐基苏 我有话说

前不久,全国党校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广西桂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党校的专家学者就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实地考察了恭城瑶族自治县和兴安县“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及特色经济发展状况。

知识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坚实基础

与会者认为,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取得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有别于过去主要依赖于各种物质产品的不断增加,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包括创新、浓缩、筛选、复合、复制)和应用。农业生产过程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统一,是一个包含多种学科在内的知识高度密集型生产系统。只有农民、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供销加工服务部门以及政府几方面都能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农业才能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此外,农业的产业化,亦必须依赖知识的密集方能实现。现代发达国家采用的养殖、灌溉及施肥技术等,已经充分显示出世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我国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证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充分认识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型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与会同志指出,世界各地农业发展的道路不尽相同。仅就发展农业的科技道路而言,就大体有传统生态农业和石化农业之分。一般来说,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国家,走的是传统生态农业的道路,而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走的是石化农业的道路。从以往的实践看,二者各有优劣,均需修正和改造。鉴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状况及科技水平,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所创造的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为我国农业,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范例。广西恭城曾是广西49个“老、少、边、山、穷”贫困县之一。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140元,人均财政收入不足20元。然而该县自1983年开始,立足本地条件,坚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山区面貌:1990年在广西率先脱贫;1996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3.8亿元,人均50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7元。县城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森林覆盖率由1987年的41%,提高到71%,居全国领先水平。其所显示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十分明显。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

自80年代初“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持续农业已经成为全球政策和世界各国的发展目标及行动纲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应当在持续农业的发展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正是实现上述目标最根本的保证。

与会者指出,农业资源环境因素,市场经济因素和农业制度因素,是制约和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因素。农业资源环境因素作为农业生产改造的对象而存在,它自身不可能主动作用于农业生产。其应有的价值只能通过人的作用才能实现。就市场经济因素而言,因它的运行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农业的发展只能按其规律来进行。人们除了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为农业发展服务外,不可能有其他作为。制度调控系统则因直接受制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它能通过人们所制定的农业制度对其他诸因素产生作用。因此,调控制度对于指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对于整个系统的高效运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政府出台保护政策和加以正确引导。

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远期目标与近期措施结合起来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气候悬殊,各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因地制宜,各自根据本地特点发展农业显得尤为必要。例如:太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在于环境污染。因此,太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综合协调,治水保土。内蒙古及大西北、大西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在于严控滥垦乱耕,沿河改碱,坚持小流域治理。此外,甘肃的梯田建设,云南的植被保护,东北的秸秆利用、西北的风能、太阳能开发等等,无一不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各地只要把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近期措施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远期目标结合起来,从一开始就注意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这对于贯彻落实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世纪之交,世界农业已经进入大的、阶段性的转折时期。我国农业也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重要阶段。与会者认为,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农业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一方面是人均资源相当紧缺;另一方面是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必须强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狠抓科教兴农,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上来,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抓好科技推广。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切实解决我国的农产品深加工的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做到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确保我国农业在“高产、优质、高效”的轨道上持续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